学习园地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020-85289018
邮箱:519014432@qq.com
电话:020-85289008
邮箱:2748028242@qq.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珠江商务大厦1803室
ISO 20252市场、民意和社会研究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标准(第7章节:数据管理和处理)理解
7数据管理和处理
7.1 总 则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适当地制定程序,以证实数据录入、编码、编校、加权、文件准备和制表的执行都符合本章的要求。实施本标准的这些证据应该处于可获得状态。
7.2电子数据录入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确保 CAT I 和CAPI 及在线项目的数据录入或获取规范符合规定 ,且是正确无误的。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制定并执行电子问卷设计及实施的测试程序。测试类型及涉及到的人员都应有文件记录。
客户对双方商定的电子格式问卷的认可应有文件记录。
如果访问是在若干个地方执行,建议仅有一处可以进行问卷修改、测试和分发。所有修改都应有明确文件记录,并要对问卷版本进行管理。
注:问 卷设计见5. 4. 1。
7.3纸质问卷的数据录入
7. 3. 1 要求说明
录入含有逻辑关系的数据前,对拟采用的内嵌式检查应进行测试并以文件形式记录。采用的测试性质及获得的结果都应有文件记录。因为内嵌式逻辑检查而无法被接受的录入应提交给项目管理者或项目负责人加以解决。对数据所做的任何修改都要有记录。
除非对简单的数据录人有特别规定外,数据录入都应按问卷上的记录如实键入。对数据录入所做的任何说明都应以文件形式保存。
7. 3. 2 数据录入验证
每个项目、每阶段或每轮次调查的数据录人,都应采用系统的方法按规定的最低比例进行验证。对
于含有逻辑关系的数据录人,每个项目需要验证的最低比例是 5% 。如果是简单的数据录人,最低验证比例是10%。程序应确保采用的系统方法可对每个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验证,且录入人员不能充当本 人数据录人的验证人员。
在按最低比例验证时,如果发现操作人员的数据录入工作失误频繁,则应对其所执行的项目进行
100 %的验证或返工。必要时应对该工作人员进行适当再培训直到该操作人员的错误率下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应对再次培训的效果进行评审和记录。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常见错误进行定义并加以记录。
7.4非录入数据库的准确性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通过适当地规定程序,来确保那些不是通过数据录人而建成的数据库的准确性。这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的数据库:
一一扫描;
一一电子数据收集,如z互动语音识别调查、在线调查、基于网络的调; 查二一电脑辅助调查的数据库;
一一将一个数据源或项目的数据输入或合并到另外一个数据源而形成的数据库。
如果采用扫描等方式自动录人数据,则每个项目或阶段都需要进行验证。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制定 并维护程序,对自动数据录入过程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测试。对使用的测试类型及参加人员都要有文件 记录。
如果使用扫描程序进行数据录人,应对拒访率和替代率进行估计。处理拒绝项的方法应有文件记录。
对过高或不能接受的替代率也应有处理程序。
7.5编码
7. 5. 1 总 则
如果使用自动编码软件,需估计错误率。如果错误率不能接受,则应修改字码库。
7.5.2制定编码框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确保至少对执行项目的编码人员进行以下指导:
一一项目的总体介绍;
一一对需要编码的问题或变量的识别;
一一制定编码框所需使用的最低样本量或最小构成比例(及其构成);
一一当必要或合适时,制定编码框需要进行特定人群分组,如按地区、用户或非用户等;
一一确定编码纳入编码框中的指导原则;
一一-使用以前项目或上阶段调查所用的编码框;
一一项目的其他要求或特别说明。
注:对某些变量的编码,调查服务提供者可使用现有的分类标准,如行业、职业和教育分类。
7.5.3编码框确认
项目管理者或项目执行负责人应在编码工作开始前进行编码框确认,并加以文件记录。编码框确 认可以包括对编码的分类处理、缩写、改写、重新编码或删除编码。
如果使用“不知道”和“无答案”等,应将这些回应加以区分。
7. 5. 4 编码培训
应对编码人员进行编码框的使用培训,如:使他们了解什么应该纳入某个编码、什么应该从某个编码中剔除的规则,以便做出正确决定。
注:因为对开放式问题回答的编码经常是主观的,所以适当的培训非常重要。
7.5.5 更 新
编码框获得批准后,随着编码工作的展开,需要变更编码时,应更新所有的编码框,并对已经进行编 码的问卷进行相应的修改。
7. 5. 6 其他分类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如何处理“其他”或是包含所有类别的回答有明确规定或指南。如果“其他”或 全选的回答超过了需要编码的回答总数的 10 %,则应评审问卷的回答 ,从而减少该组的数量。
7.5. 7 编码验证
调查服务提供者对每个项目的编码验证程序应有明确规定。程序应确保有系统的方法,至少可以 对每个项目 5% 的问卷编码进行验证。验证工作应由他人执行。
注z 有两个基本的验证方法:非独立验证和独立验证。非独立验证即他人可以获得原 编码。独立验证即他人不能
获得原编码。执行独立验证时,会将原编码和验证码进行比较,如果有不同,则会进行 判定,确定正确的编码
与非独立验证相比,独立验证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如果某个编码人员工作失误频繁,则应对其所执行的项目进行100%的验证或返工。必要时应对其进行适当再培训直到该人员的错误率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应对再次培训的效果进行评审和文 件记录。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常见错误进行定义并以文件形式加以记录。
7.6数据编校
7. 6. 1 编校数据
应准确记录并保存对原始数据所做的任何修改。在项目管理者不知道或没批准的情况下,不能对 任何数据进行插补。和原始数据源进行比较是数据编校程序的第一步。如果进行数据插补,则应记录 并在客户要求时向客户提供。所有的编校规范都应文件化。
如果进行技术性编校,则应对技术性编校的逻辑进行文件记录,并进行多轮测试。记录的测试结果要显示技术性编校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7.6.2数据录入预备
如果在数据录入之前进行了人工卷审,则应保证原始回答记录与编校人员分配的代码区分开来。 采用这种编校方法时,应对所用的逻辑和规则进行文件记录,并向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介绍他们将要执行的检查类型及相应的纠正措施。
7. 7数据文件的管理
应注重文件的管理以确保:
一一文件或文件所含的记录没有重复;
一一使用的是最新版本;
一一原始数据库和清理后的数据库要明确区分开来;
一一数据编校前后进行了频次统计或其他记录以便进行比较。
注: 加权步骤的质量说明参见5. 5. 1。
7.8数据分析
7. 8. 1 数据分析的规范
分析者或研究者应根据项目管理者或项目执行负责人的规定进行数据分析。
7.8.2分析记录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分析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性记录,以确保所有分析过程日后都可再次使用。
7.8.3数据分析的验证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有适当的程序来确保表格和其他输出结果可以得到检查。这些检查至少应验证以下内容:
一一完整性,即所有的表格都是按规范制作的;
一一对标题或开放式回答的缩写可以准确反映完整的内容;
一一对照其他表格或频次统计,确定每个表格的基数是正确的;
一一已对照原始问卷检查了分类或分组;
一一己对照其来源检查了所有的派生数据项;
一一子群的数目及细分类别的结构关系是正确的;
一一句不存在空白表格(即没有数据的表格);
一一加权,如借助测试表格;
一一制表前的频次统计,从而既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又能确定子群的基数规模;
一一表述和易辨认性;
一一统计分析方法是正确且适当的。
之后所有的输出结果都要经过适当的检查。
7.8.4数据表
如果以单独的数据表向客户报告数据时,无论该数据表是纸质还是电子版,都应根据情况考虑下列 问题:
一一是否注明数据所属的原始题目的出处; 一一是否描述了数据所用的加权方法;
是否要清楚标明所用的子群;
一一提供每个题目的基数情况,以便确定实际回答该题目的受访者的人数;
一一回答“不知道”或“元回答”的受访者的数量或比例;
一一是否提供加权和未加权的数据;
一一是否对数据分析中所用的所有变量做明确完整的定义和解释,包括显著性检验、指数化、评分、量表选择,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的计算;
一一统计测试;
为保密而采取的单元格隐藏及其他措施;
一一因样本量不足导致结论不可靠的警告。
7.9电子数据交付
如果数据是以电子形式直接交付给客户,在数据交付前,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一一文件格式是否与客户商定的软件规格兼容;
一一完整性,即文件及文件中每项记录的正确编号;
一一 根据情况,对数据文件做结构性描z述
一一根据情况,对文件内容进行标注,并对使用限制做说明;
一一根据要求对文件进行加密;
一一文件中没有病毒。
7.10数据的备份、保留和安全
应安全存放所有数据以防止不当使用、损害或意外损失。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所有数据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专业守则及与客户商谈的协议进行保存的。
数据处理和分析所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1
一一原始数据文件;
一一其他电子文件;
一一纸质问卷和演示材料;
一一编码框;
一一一包含项目管理信息的项目文件; 电子邮件及其他往来信件。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制定并维护有关程序,以确保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文件可清楚地识别。
如果在格式、内容或布局上对原有数据进行了编校、清理、重新编码或改变,则应保留原始数据、最终数据和程序文件(至少是改变数据的文件〉,以便能轻松地重新构建最终的数据库。
主要数据处理完成后可能还需要进行追加分析,此类追加分析应符合本标准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如果需要发布表格或数据,则应落实有关程序以最大限度保护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信能企业管理咨询 (www.xinneng.org.cn) 提供ISO 20252 市场、民意和社会研究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服务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个致力于推进所有工业和服务行业的标准化 和认证咨询培训的组织。 通过其在不同地域开展的认证咨询培训服务,帮助全国10000多个企业与组织获得ISO认证咨询证书,超过10000多种产品和服务通过了ISO认证咨询,实施了40000多次咨询辅导培训活动。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涉及全国客户及各个领域。从医药到化工,从电气到工业,从消费品到制造,从农产到食品,从材料到建筑,从管理体系标准到服务标准的不断创新开发,利用全国网络提供认证咨询辅导等多维度的专业质量保证服务,确保各地客户的能力与竞争力得到提升,确保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当地社会公众的需求。